人民日报:引导“老字号”革故鼎新

2018年12月18日       来源: 人民日报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8年05月09日 20 版)

编辑同志:

我国文化底蕴深厚,长期以来,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“老字号”企业,如在安徽就有古井、承庆堂、刘鸿盛、胡玉美、谢裕大等等。这些耳熟能详的“老字号”,承载的是厚重的历史记忆、文化积淀和工商业文明,是诚信、品质、工匠精神的范例,百年品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,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。

当下新观念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的快速涌现给“老字号”带来了严峻挑战。“老字号”发展遇到了新问题:

一是经营不佳。“老字号”企业多数规模小。据2015年的数据,安徽省25家中华老字号企业,“吃喝用”是主体,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有8家,100万到1000万元的有7家。在市场大潮中,虽有古井、承庆堂等少数“老字号”或常青不倒,或涅槃重生,但多数企业业绩不佳。二是创新乏力。“老字号”企业多为家族式管理,部分企业观念上创新意识不强。三是人才缺乏。金字招牌中蕴含的是独特产品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,但多数企业传承仍然靠传统的“师傅带徒弟”方式,加之家族观念浓厚,技艺传人难寻、人员流动频繁等,“老字号”人才传承问题十分紧迫。

擦亮“老字号”招牌,对于推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扩大品质消费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建议:

引导“老字号”革故鼎新。“老字号”价值在老,出路在新。要引导“老字号”创新理念、开阔视野,打破固有格局,多层次、多角度地提升“老字号”的市场活力。要引导“老字号”试水资本市场,促进企业经营从传统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,从以产品经营为中心向以品牌经营为中心转变。要引导“老字号”创新产品形态,辐射“老字号”的文化内涵,增强市场影响力。此外,加大针对性政策扶持。“老字号”复兴关键在自身,但政府的支持不可或缺。要摸清安徽省“老字号”家底,开展“老字号”普查工作,建立“老字号”信息库,抢救濒临失传或受到破坏的“老字号”工艺手艺。政府相关部门应成立指导机构,加大对“老字号”企业的引导和政策统筹力度,重点推进“老字号”市场开拓、技术改造、融资上市、人才引进、品牌保护等。加强针对性政策支持,引导“老字号”以品牌为中心,推动有实力的企业打破地域、行业和所有制界限,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,促进“老字号”资源整合和抱团发展。要结合“非遗”保护,挖掘“老字号”的“招牌”和“文化富矿”,增强“老字号”文化魅力和产品吸引力。

同时,实施“老字号+互联网”工程。引导和促进“老字号”与电商平台对接,支持电商平台设立“老字号”专区,推进“老字号”创新产品,发展网络销售。

安徽省政协委员杨建军